【转自极目新闻】盛隆工匠人物丨李德军:一丝不苟,铸就不凡
发布时间:2022-09-27浏览次数:14050
从业19年,经手数万张电气设计图纸,设计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,他用日复一日的工作热情,执着专注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,铸就了一批批精品项目。从福建东湖数字小镇、成都医学城,再到蒙华铁路、福建龙净环保,每一张图纸的设计到每一条线路的布局,他和团队一起倾注心血,服务客户,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客户口碑。成就自己的同时,他还带动、培养了一批同事成长、成才、成功。在“两个第一”的企业文化下,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凡之路。他就是盛隆电气智慧工厂设计七室主任,工匠精神代表人物——李德军。
不管是车水马龙的白天,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,园区的后勤人员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个移动终端,就可以实现对园区水电气和空调的操作,也可以了解到楼宇的能耗排名统计图、故障频率和原因分析、能耗变化。这就是福建东湖数字小镇,该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“促进产城人文融合”特色小镇的典型,也被业界誉为智能用电的标杆项目。去年5月,当李德军和同事们来到福建东湖数字小镇的中控室,看到园区运行井然有序、各楼栋状况一目了然,他的心里充满自豪。因为,他和他的团队曾为这个项目在20天内拿出上千张图纸,最终点亮一片灯火璀璨。2019年,盛隆电气的营销团队成功中标数字小镇项目时,低压柜首先定下来要使用盛隆电气自主研发的iPanel智能配电柜,但高压柜尚在考虑使用当时国内比较通用的KYN-28柜。李德军团队接手这个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后,马上提出,建议高压柜也使用iPanel-M,以实现更好的兼容性和系统的统一。最终,iPanel以其三项关键智能化技术位居行业第一,两项关键安全参数达到行业最高水平,成功应用于诸多重点项目等强大的实力打动对方,得以全面应用。盛隆的iPanel智能品牌柜在这个项目上也不负众望,以大国精品之姿,助力“数字中国”建设,获得客户赞赏。200多台低压柜、74台高压柜,每一个柜子都需要单独设计图纸:开关怎么配置、额定电流的大小、各类元器件的选型、要搭载哪些模块,都需要进行设计。特别是要搭载智能模块,较一般配电柜,智能配电柜要采集大量的电参数,以进行智能化的运算处理,每一处细节都要考虑到,连集中显示屏也要进行界面设计的优化。一台配电柜就有3张图纸,修改一个细节就要重新画一张图纸……最终,李德军带领团队用上千张图纸圆满完成了该项目,成就了助力“数字中国”建设的智能用电标杆项目。
如果说福建东湖数字小镇项目是一种智能化产品应用的创新探索,那么蒙华铁路项目,就可以称得上是“在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最考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、细心和耐心,李德军用他的一丝不苟,也成功做到了。蒙华铁路项目,要设计200余台箱式变电站。变电站面积只有4米长、2.2米宽,这么小的地方,要放8台高压柜、2台变压器、5台低压柜和1台RTU柜,并且,高低压柜的电流线、信号线全部都要与RTU柜相连,一共576根线的行走通道,要设计得清清楚楚,互不干扰。分毫之差决定着产品的品质,甚至是产品的成败。首先,配电柜内外各个部件的尺寸都要进行精密测量,柜体钣金结构要做尺寸优化,变压器尺寸也要限定,紧凑的结构里面,柜体开孔、铜排连接,误差必须小于1毫米,柜子的布局空间,误差也必须在1厘米以内。最难的要数RTU连线。576条线,在极有限的空间里找到行走路径,而且每条线有8米长,一共4公里多长的线路,要盘踞在柜子之间。这样复杂的线路标注,李德军和同事在两张A3纸上就完成了。“其实懂得其中的原理,有经验,也没有那么难,主要是费时间、费精力,要认真、细心,条分缕析、不能出错。”李德军说。而这样的设计,在蒙华铁路项目中,要进行200多次。因为200多个变电站的情况各不相同,每一个都要单独设计出图。一丝不苟,是对每一个细节和精度的严格要求,是对“毫厘”的斤斤计较。蒙华铁路项目576条线路的极致连接,就是李德军一丝不苟的注脚。
2003年,李德军从武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,加入盛隆,至今已19年。进入公司伊始,他便受到“两个第一”的影响和培养。“两个第一”即“建设中国电气开关行业现代化的第一车间,打造盛创院培养现代企业人才的第一课堂”,将工厂定位为课堂,不仅能生产优质产品,更是培养优秀人才乃至高级人才的大学,帮助年轻人成长、成才、成功。这种定位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,李德军也正是受益于此,受到全方位的培养,自身技能不断进步、突破,快速成长,独当一面。个人得到成长后,他也不遗余力地践行“两个第一”,对同事进行传帮带。一方面,通过项目锻炼新人,不断提高其专业设计能力;另一方面,发掘有潜力的团队成员,帮助他们向创业老板的方向发展。他负责的设计室,已先后走出50多名业务骨干,目前在集团的各个领域和岗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2008年,设计室新来了一位女同事叶柳麟,跟李德军坐前后桌。此时,李德军已经有6年工作经验,叶柳麟经常向他请教问题:元器件怎么选型,图纸的某处细节怎么处理……随问随答,李德军耐心帮助她解决各种疑问。在图纸设计上,李德军总会多看一眼对方手上的图纸,哪种类型的设计,有哪些注意事项,哪里容易出错,都会一一提醒。而叶柳麟也是出名的勤奋好学、虚心求教、尽职尽责,短短时间就完成了技术的基础积累,后来经过多次转岗,在2017年成为创业十七公司总裁。她总对大家说:“盛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不管在哪个岗位,永远有人帮助你、指引你,让你成长进步。”李德军特别注意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引。比如盛隆电气技术总监、另一位工匠人物代表袁龙刚,从北京回到武汉,也曾在李德军的设计室工作过。因为有工作经验,也有工作能力,很多项目,李德军让袁龙刚牵头来做,并安排他去对接业务经理,以帮助他扩大知识面、增添历练。这样一来,袁龙刚在设计室取得了快速的成长进步,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还有从设计岗位转到营销岗位,并做出优秀业绩成为订单英雄的万亮;负责比亚迪项目的董毅,从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现在的设计室主任……长期的执着专注,澎湃的工作热情,让李德军对每一个项目都倾尽全力、追求完美,成为了电气领域的设计专家;而“立人己立,达人己达”的盛隆文化,让李德军对每一位同事都投注热诚,竭力帮助,充当了追梦青年的授业之师。“我重视我在每一张图纸上签下的名字,也无比珍爱‘盛隆’这个品牌。”李德军说,他将在这个行业领军企业里,始终如一,与同事一起奋发努力,追求完美;与企业一道成长进步,追求卓越。
从业19年,经手数万张电气设计图纸,设计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,他用日复一日的工作热情,执着专注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,铸就了一批批精品项目。从福建东湖数字小镇、成都医学城,再到蒙华铁路、福建龙净环保,每一张图纸的设计到每一条线路的布局,他和团队一起倾注心血,服务客户,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客户口碑。成就自己的同时,他还带动、培养了一批同事成长、成才、成功。在“两个第一”的企业文化下,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凡之路。他就是盛隆电气智慧工厂设计七室主任,工匠精神代表人物——李德军。
不管是车水马龙的白天,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,园区的后勤人员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个移动终端,就可以实现对园区水电气和空调的操作,也可以了解到楼宇的能耗排名统计图、故障频率和原因分析、能耗变化。这就是福建东湖数字小镇,该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“促进产城人文融合”特色小镇的典型,也被业界誉为智能用电的标杆项目。去年5月,当李德军和同事们来到福建东湖数字小镇的中控室,看到园区运行井然有序、各楼栋状况一目了然,他的心里充满自豪。因为,他和他的团队曾为这个项目在20天内拿出上千张图纸,最终点亮一片灯火璀璨。2019年,盛隆电气的营销团队成功中标数字小镇项目时,低压柜首先定下来要使用盛隆电气自主研发的iPanel智能配电柜,但高压柜尚在考虑使用当时国内比较通用的KYN-28柜。李德军团队接手这个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后,马上提出,建议高压柜也使用iPanel-M,以实现更好的兼容性和系统的统一。最终,iPanel以其三项关键智能化技术位居行业第一,两项关键安全参数达到行业最高水平,成功应用于诸多重点项目等强大的实力打动对方,得以全面应用。盛隆的iPanel智能品牌柜在这个项目上也不负众望,以大国精品之姿,助力“数字中国”建设,获得客户赞赏。200多台低压柜、74台高压柜,每一个柜子都需要单独设计图纸:开关怎么配置、额定电流的大小、各类元器件的选型、要搭载哪些模块,都需要进行设计。特别是要搭载智能模块,较一般配电柜,智能配电柜要采集大量的电参数,以进行智能化的运算处理,每一处细节都要考虑到,连集中显示屏也要进行界面设计的优化。一台配电柜就有3张图纸,修改一个细节就要重新画一张图纸……最终,李德军带领团队用上千张图纸圆满完成了该项目,成就了助力“数字中国”建设的智能用电标杆项目。
如果说福建东湖数字小镇项目是一种智能化产品应用的创新探索,那么蒙华铁路项目,就可以称得上是“在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最考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、细心和耐心,李德军用他的一丝不苟,也成功做到了。蒙华铁路项目,要设计200余台箱式变电站。变电站面积只有4米长、2.2米宽,这么小的地方,要放8台高压柜、2台变压器、5台低压柜和1台RTU柜,并且,高低压柜的电流线、信号线全部都要与RTU柜相连,一共576根线的行走通道,要设计得清清楚楚,互不干扰。分毫之差决定着产品的品质,甚至是产品的成败。首先,配电柜内外各个部件的尺寸都要进行精密测量,柜体钣金结构要做尺寸优化,变压器尺寸也要限定,紧凑的结构里面,柜体开孔、铜排连接,误差必须小于1毫米,柜子的布局空间,误差也必须在1厘米以内。最难的要数RTU连线。576条线,在极有限的空间里找到行走路径,而且每条线有8米长,一共4公里多长的线路,要盘踞在柜子之间。这样复杂的线路标注,李德军和同事在两张A3纸上就完成了。“其实懂得其中的原理,有经验,也没有那么难,主要是费时间、费精力,要认真、细心,条分缕析、不能出错。”李德军说。而这样的设计,在蒙华铁路项目中,要进行200多次。因为200多个变电站的情况各不相同,每一个都要单独设计出图。一丝不苟,是对每一个细节和精度的严格要求,是对“毫厘”的斤斤计较。蒙华铁路项目576条线路的极致连接,就是李德军一丝不苟的注脚。
2003年,李德军从武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,加入盛隆,至今已19年。进入公司伊始,他便受到“两个第一”的影响和培养。“两个第一”即“建设中国电气开关行业现代化的第一车间,打造盛创院培养现代企业人才的第一课堂”,将工厂定位为课堂,不仅能生产优质产品,更是培养优秀人才乃至高级人才的大学,帮助年轻人成长、成才、成功。这种定位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,李德军也正是受益于此,受到全方位的培养,自身技能不断进步、突破,快速成长,独当一面。个人得到成长后,他也不遗余力地践行“两个第一”,对同事进行传帮带。一方面,通过项目锻炼新人,不断提高其专业设计能力;另一方面,发掘有潜力的团队成员,帮助他们向创业老板的方向发展。他负责的设计室,已先后走出50多名业务骨干,目前在集团的各个领域和岗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2008年,设计室新来了一位女同事叶柳麟,跟李德军坐前后桌。此时,李德军已经有6年工作经验,叶柳麟经常向他请教问题:元器件怎么选型,图纸的某处细节怎么处理……随问随答,李德军耐心帮助她解决各种疑问。在图纸设计上,李德军总会多看一眼对方手上的图纸,哪种类型的设计,有哪些注意事项,哪里容易出错,都会一一提醒。而叶柳麟也是出名的勤奋好学、虚心求教、尽职尽责,短短时间就完成了技术的基础积累,后来经过多次转岗,在2017年成为创业十七公司总裁。她总对大家说:“盛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不管在哪个岗位,永远有人帮助你、指引你,让你成长进步。”李德军特别注意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引。比如盛隆电气技术总监、另一位工匠人物代表袁龙刚,从北京回到武汉,也曾在李德军的设计室工作过。因为有工作经验,也有工作能力,很多项目,李德军让袁龙刚牵头来做,并安排他去对接业务经理,以帮助他扩大知识面、增添历练。这样一来,袁龙刚在设计室取得了快速的成长进步,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还有从设计岗位转到营销岗位,并做出优秀业绩成为订单英雄的万亮;负责比亚迪项目的董毅,从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现在的设计室主任……长期的执着专注,澎湃的工作热情,让李德军对每一个项目都倾尽全力、追求完美,成为了电气领域的设计专家;而“立人己立,达人己达”的盛隆文化,让李德军对每一位同事都投注热诚,竭力帮助,充当了追梦青年的授业之师。“我重视我在每一张图纸上签下的名字,也无比珍爱‘盛隆’这个品牌。”李德军说,他将在这个行业领军企业里,始终如一,与同事一起奋发努力,追求完美;与企业一道成长进步,追求卓越。